曲靖拼团购房93群(175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91人申请入群

从“送文化”到“种文化”

发布时间: 2018-07-12 15:53:55

来源: 曲靖日报

分类: 其他楼讯


他们洗干净泥手泥腿,扮上妆,穿上演出服成了深受群众喜爱的乡土演员;他们编排歌舞、创作小品,摇身一变成为创作者;他们活跃在舞台上,既充实了腰包,也愉悦着精神,还把市场拓展到了外省甚至东南亚……他们就是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。近年来,曲靖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,加大对农村文化户的扶持力度,目前,曲靖市农村文化户已发展到1800多户,从业人员2万多人,年经营总收入近1.5亿元,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支文化力量。



曲靖市农村文艺汇演上的精彩节目

让文化在乡村播下种子

农村文化建设,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。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,每年的文化下乡活动都搞得红红火火。然而,送演出、送戏、送书、送电影、送科技这类单向、蜻蜓点水式的“送文化”下乡,往往是“来了就热闹、人走茶就凉”,“送文化”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欢迎,但毕竟不能天天“送”,一年难得见几回,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“文化温饱”。

长远来看,“种文化”才是根本之举。所谓“种文化”,就是让农民群众像种庄稼一样,普遍、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体育活动,把文化的“种子”,“种”入乡村大地,让它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

“农村的事情还是得农民自己来办,农村的舞台应该属于农民。”曲靖市文体局局长纪爱华说。在他看来,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从传统文化传承、移风易俗、文化人才培养、经费保障等方面系统全面考虑,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,才能更好地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“农村文化户”几乎在每个乡村有着一定的资源基础。可以说,每个村总有有几个热爱文艺的人,甚至还有农村文艺演出团体、庄户剧团,这些都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,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。问题的关键在于:政府有关部门在“送文化”的同时,如何深入挖掘这些资源,对他们加以培养、扶持,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专业能力和文化团体的运营能力,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带头人,让文化在乡村播下种子,开枝散叶。

对此,曲靖市近年来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,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、政策倾斜、资金投入、人才引进和培养、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农村文化户扶持,形成了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农民自办、市场运作”的发展模式。比如,根据《曲靖市农村文化户(文化联合体)奖励暂行办法》规定,曲靖市每年拿出专项资金,通过“以奖代补”形式对发展较好的农村文化户(联合体)进行表彰。

剧本就写身边人身边事

春节期间,陆良县博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武国红非常繁忙。从初一到初四,他的演出公司共有9场演出,仅大年初一就有两场义演、一场商演。“初八到初十,我们到彩色沙林景区演出。”接下来,公司去部队慰问演出。今年共安排了16场义演。

据他介绍,农村文化户的演出节目有传统舞狮、花灯相声、民族歌舞、方言小品等。这些节目特别接地气,老百姓一看就懂,很受欢迎。

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在师宗、陆良的一些农村地区,产生了最早的农村文化团体。村里文艺能人把一些青年村民组织起来,组成各种演艺队,在劳动之余,聚在一起演唱民歌,还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品,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,农民也从文化生活的观众逐渐变成了主角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文化团体组织者市场意识的增强,最初以休闲娱乐、自娱自乐为主的农村文艺演出队开始向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,既为乡民提供了服务,又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,成为“精神上解闷,经济上解困”的乡村文化带头人。

在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落红甸村,故乡情艺术团正在排练。“台上正在排练的这个舞蹈,就是我们根据彝族结婚的场景重新编排的。此外,像彝族传统的抹花脸、打磨球和彝族传统曲调等,我们都做了收集整理,再融合到表演中。”团长李林峰说,他从小受爷爷影响,深爱家乡文化,希望通过演出的方式把渐渐淡化的文化传承下来,并传播出去。

除了彝族歌舞,故乡情艺术团的节目单上还有现代舞和小品。“村里的点点滴滴就是最好的剧本,比如,我们的小品《儿子梦》就是反映农村重男轻女现象的,非常受欢迎。”

当被问到艺术团收入如何,李林峰难掩喜色,“今年一年,全团演出将近260场,工资加提成,团员每月多的能拿5000多块钱,少的也有2000多。”

在师宗县,仅竹基乡就有46户文化户,就近解决了1500余人的就业问题,每年组织演出4000余场次,创收2000多万元,人均创收13000余元。

目前,曲靖市共有从事和经营文艺演出、影视制作、影视放映、根雕、奇石、摄影等文化行业的农村文化户近1800户,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,年开展活动20余万次,年产生经济效益近1.5亿元。一部分农村文化户发展成为独资公司、股份制民营艺术团,呈现出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态势。

农村文化户升级不停步

近几年,文化户发展日益成熟,不少都注册成立公司,陆良县还成立了农村文化演艺协会,探索抱团“取暖”。“目前,陆良县内的演出团体就有100多家,成立协会后,我们就可以组团走出去了。”说起协会未来的工作,担任会长的武国红介绍,除了协调各文化大户共同发展,他还打算重点打造洞经乐团和百人唢呐队两个精品传统节目。

起步较早的文化户,由于订单多、演员少,甚至兼职做起了“经纪人”,有些农民也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。谈到未来走势,几家大户不约而同都提到了“上网发展”,利用互联网争取外地订单。“曲靖演艺市场已经日趋饱和了,但是全国其他地区仍然市场广阔。”师宗县故乡情艺术团团长李林峰说。

虽然相信前景广阔,但现实中的难题也让整个行业不敢松劲儿。据了解,目前曲靖农村文化户的发展并不平衡,大户愁如何提高演艺水平,小户愁没有稳定的演出订单,文化户的准确定位和差异化发展还不清晰。

在李林峰看来,目前各家农村文化户的管理方式堪忧。“不少都是有活了再拉队伍,像我们这样和演员签订劳动合同、常年训练的相对较少。”

申桄寿成立的陆良正点喜庆公司,还曾与杭州安吉竹博园签订驻场演出的长期合同。“我们最缺优秀演员,年轻人干几年就跳槽走了,有些演出合同不得不退掉了。”申桄寿告诉记者,由于演员不愿长期驻外演出,2013年“正点”公司就没在江浙安吉驻场演出了。而演员薪资等成本不断上涨,也让不少文化户颇为头疼。

可喜的是,为提高现有演员的表演技能,曲靖市已经举办了上千期培训班,先后培训农村文艺人才7万余人次。“我们安排了市县文化馆的老师下乡辅导文化户排练节目,同时定期举办农村文化户展演等大型活动,希望可以为文化户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。”纪爱华说。

责任编辑: qjloupanwangbian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